欢迎光临环球时报网!

今天是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

短剧上瘾者,中老年占一半

土味短剧,正在变成老年人的“精神保健品”。

随着互联网的不断下沉,对互联网世界一片懵懂的老年人,逐渐成为灰色群体的新目标。亟需陪伴的老年人试图在网络上寻找情绪价值,最终赔上了自己的养老金。

一些恶俗剧情的短剧一集只有几十秒到几分钟时长,但能轻松收割上千元。

再加上去年央视3·15晚会曝光的“专骗老年人直播间”,幕后操盘手的骗钱手段越发高明了。

谁来拯救孤独的老年人?

当下,短剧的主要受众人群,已经从年轻人快速转向到中老年人群体。

艾瑞咨询报告显示,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里,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.3%,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.1%。

这也就是说,号称有500亿市场规模的短剧,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受众群为中老年人。

对于老年人短剧来说,它们准确抓住了当下老年人婚姻失去激情、子女不在身边、严重缺乏情绪价值供给的弱点。

将情绪无限量放大,剧情主要以子女、家庭、婚姻为主,例如一些“闪婚老伴”、“保洁老妈”、“五十霸总”、“不孝子女”“公公婆媳”等一系列夺人眼球,错综复杂的情感大戏,几分钟一集,高潮迭起。

近几个月来,十部投流热度月度榜单里,至少有四到五部是中老年题材的作品。例如最近爆火的《闪婚五十岁》《五十岁保姆嫁豪门》《人到五十,闪婚霸总》《闪婚老伴是豪门》。其中《闪婚老伴是豪门》,抖音话题量超过26亿。

普通人眼中尬到抠脚的剧情,在缺少认知能力的老年人眼中却刚好合适。同时,比起越发“抠搜”的年轻人来说,老年人的钱“更好骗”。一些视频平台常用的“骗充值”的套路,用在老年人效果显著。

一开始先让老年人免费看几集,一到关键高潮剧情就立刻掐断,随后引流至小程序,诱导老人在不同的小程序付费充值解锁后续剧情,有的是单集1.5元到2元,有的是几集打包售价39.9-69.9元。

不仅如此,短剧平台之间还存在相互引流,不同平台收费形式多样。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手段,就要骗老年人的养老金。

《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》报告显示,抖音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.3%,51岁以上用户占比也有18.9%,三成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。

这也意味着老年人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钱有闲的,也缺乏对互联网付费模式的认知,最终被短剧掏空了养老金。

从直播间到短剧

收割老年人群体的短剧,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,在早两年就有短视频平台流行过深夜直播间,以直播的形式拍摄“老年版豪门恩怨”。

和短剧里的“当司机的霸总爱上卖盒饭的阿姨”剧情相仿,老年人直播间的剧情也十分的粗俗和博眼球,什么“欠钱不还”“手撕小三”“儿女不孝”“抢夺遗产”“不伦之恋”轮番上演。

除了狗血剧情之外,还有一个担当“画外音”的主持人,一口一个“爸爸妈妈”一口一个“爹娘们”,通过极具情绪化语言符号不断进行仪式和话语的规训,引发老年人的情感共鸣,让其产生更加强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。

而背后的操盘手可不是乐于公益,花时间、人力成本为空巢老人带来快乐。他们的目的很明确,拍摄老年人爱看的剧情纯粹是为带货服务。

每每到了高潮阶段,刚刚还在撕逼的演员就迅速调整状态,变成专业的主播,喊着口号开始了带货。

而屏幕前的老年人们则被一幕幕狗血剧情感动,用带有错别字的文字消息、简单的表情包、浓重口音的简短语音,表示着对剧情角色的关心与支持,掏出自己的养老金,开始买下主播们小黄车里的商品。


来源:网络

不论是短剧,还是直播间,这些收割老年人的套路基本相同,都是夸张狗血的苦情戏码,再提供高浓度的情绪价值供给,让老年人沉浸其中。

因为短剧的收费模式更直接,老年人直播间里的原班人马开始转头换面去做短剧。

那为什么老年人如此痴迷短剧和直播间?宁愿去相信素不相识的演员,也不愿相信苦口婆心劝说的子女呢?

原因还是因为老年人贫瘠的情绪价值供给。

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一片荒芜,伴侣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磨损下视同陌路,子女不在身边一年也就只能见一两次,甚至几年才能见到一次;还有数以亿计的空巢老人、鳏寡老人靠着一台又一台老旧而闪烁着雪花的电视机,等待死亡。

在这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,在手机屏幕前突然出现一个填补内心空虚的情绪价值产物,甚至说老人在子女那里缺失的陪伴,在短剧里得到了满足。

网瘾银发族比例大幅提高

电视机,曾经是老年人最普及、最权威的信息获取来源,电视上播出的节目、电视剧、广告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情绪价值。

现在的电视机已经名存实亡,老年人的世界中心逐渐变成了手中的智能机屏幕。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第54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.9967亿人,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已达1.4亿,占网民群体的13%。

《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》首次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好。报告显示,0.19%的老人在短视频App上的日在线时间超过10小时,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呈现出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,全天候沉迷在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上。

之前有网瘾少年,现在有“网瘾老年人”。

在微博上,“网瘾老年”相关话题讨论度已经近亿,不少网友曝光自己的父母深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:有的“茶饭不思”,千里追爱、野性追星被骗;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,沉迷直播间大额打赏,甚至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。

“网瘾老年人”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无法逃避的问题。

不可否认的是,一部智能手机确实能让情绪价值的获取变得快捷简单,互联网的普及带给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是很有价值的,但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灰色群体利用。

对子女来说,多和父母沟通,多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才能治标治本;

对平台来说,对互联网规则一片空白的老年人,需要平台规则的倾斜,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
本文源自:锌财经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环球时报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人声鼎沸的市井之中,一艘大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,这究竟是如何办到的?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?这部由实力演员张颂文、白百何领衔主演的电视剧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,开局便是“王炸”,各种线索逐一铺陈,可谓悬念感拉满。今晚19:30《清明上河[全文]
    2024-12-25 02:08
  • 近日,由著名主持人肖东坡领衔主演的汇源首部微短剧《一个人的包间》温情上线。电影质感的画面,数次反转又暖心的内容,引发观众强烈共鸣。这也是汇源在内容营销领域的一次新尝试,通过高热度、强故事性的微短剧形式,将产品信息及品牌内涵更加生动、直观地进[全文]
    2024-12-19 02:09
  • 男人心狠起来能有多狠?老婆刚出产房,就要提离婚,完全不顾及多年的感情。这段经历,就发生在演员赵明明身上。上世纪90年代时,大陆影视圈中有“南陈北赵”的说法,指的就是陈红和赵明明,而其中赵明明又略胜一筹。只可惜,因为老公的绝情、婚姻的失败,让[全文]
    2024-12-18 02:08
  • 12月11日,知名作家琼瑶的葬礼,在家人的操办下,如期举行。据其留下的遗书,家属遵从她的遗愿,举行了花葬。整个灵堂的布置很典雅,满堂的鲜花,还有她提及的蝴蝶,代表着她的翩然离开,整个氛围没有丝毫的肃穆,反而多了一些温馨。琼瑶的照片也选择了她[全文]
    2024-12-16 02:05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环球时报网 hq.cd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